###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关键知识点 #### 一、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概述 - **压片技术**:由Belling在1921年提出,是最广泛应用于植物染色体研究的传统技术。这种方法通过人工施加外部机械压力来使染色体分散开来,便于观察。优点在于操作快速简单,节省材料和时间,但在处理具有坚固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时,染色体难以平整地贴在载玻片上。 - **去壁低渗技术**:由Omura和Kurata于1978年首次应用于水稻染色体研究,随后陈瑞阳等人进一步发展了酶解去壁低渗技术。该技术利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等酶类分解细胞壁,配合低渗液使得细胞膜吸胀,利用水表面张力使染色体分开。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含有大量成熟细胞的组织,如芽、愈伤组织等,能够确保染色体展开良好且保持真实形态。 #### 二、实验目的 - **掌握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通过对植物根尖、茎尖及叶片的处理,学习并掌握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包括取材、预处理、低渗、酶解、固定、制片和染色等步骤。 - **掌握染色体显微照相技术及组型分析技术**: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能够拍摄出清晰、完整的染色体图像,并利用这些图像进行核型分析,确定植物的染色体模型图、核式公式及类型。 - **掌握植物有丝分裂制片技术**:学会识别和判断细胞有丝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图像,并能够对其进行典型时期的识别和记录,为后续的核型分析提供素材。 -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针对某一新资源植物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获取该物种的染色体组型公式、类型、核型图以及核型模式图,并尝试撰写研究论文。 #### 三、实验内容详解 1. **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训练**: - 取材与预处理: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如蚕豆根尖或新资源植物茎尖、幼叶等),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低温预处理以促进染色体的增殖。 - 低渗处理:使用低渗液(如0.075mol/L KCL溶液)使细胞膨胀,便于后续酶解。 - 酶解: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混合酶溶液处理样本,分解细胞壁,释放染色体。 - 固定与制片:使用固定液(如甲醇-冰乙酸)固定染色体结构,然后通过压片或滴片等方式制备染色体标本。 - 染色:采用Giemsa、洋红等染色剂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提高观察效果。 2. **染色体显微照相技术训练**: - 使用生物摄影显微镜拍摄高质量的染色体图像,并从中筛选出最合适的图像用于核型分析。 3.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训练**: - 应用国际通用的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标准,确定新资源植物的染色体组型公式、类型、核型图以及核型模式图。 4. **细胞有丝分裂典型时期识别技能训练**: - 通过大量观察和比较,学会快速准确地识别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特征。 #### 四、实验材料与器材 - **实验材料**:包括蚕豆根尖、新资源植物茎尖、幼叶或子房等。 - **实验器材**:涉及普通生物显微镜、数码摄影显微镜、数码相机、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等多种仪器设备,以及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刀片等各种实验室工具。 - **药品与试剂**: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纤维素酶、果胶酶、Giemsa染色剂等。 #### 五、试剂配制方法 1. **0.002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取0.29g 8-羟基喹啉,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2. **0.01% 秋水仙素溶液**:称取1g秋水仙素,用少量乙醇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3. **饱和对二氯苯溶液**:称取5g对二氯苯结晶,用40-45℃蒸馏水100ml溶解,振荡5分钟后静置1小时,取上清液用于预处理。 4. **0.075mol/L KCL溶液**:称取5.592g KCL,加少许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5. **2.5% 混合酶溶液**:取纤维素酶、果胶酶各1g,分别溶于20ml蒸馏水中,配制成5%的纤维素酶及果胶酶溶液,再等量混合,调节pH值至5.5左右。 6. **2X SSC溶液**:配制0.3mol/L氯化钠和0.03mol/L柠檬酸钠溶液,用于后续实验。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与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的基本技能,还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植物细胞学的理解,并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粉丝: 0
- 资源: 1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