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心脏疾病,其定义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下降,使得心脏无法提供满足身体代谢需求的血流量,从而引起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症。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症状和体征,又可以分为左心、右心或全心功能不全,同时还可以按心功能的NYHA分级进行评估。心力衰竭的分期包括正常前心衰阶段、前临床心衰阶段、临床心衰阶段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Frank-Starling机制在前负荷增加时起作用,通过心肌纤维长度-收缩力关系来增加心输出量。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启动,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激活,以应对心排血量不足和心腔压力升高。此外,长期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肌肥厚,以适应后负荷的增加。心室重塑也是一个关键过程,但过度的重塑可能导致心肌功能恶化。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原发性心肌损害(如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疾病(如高血压、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血液返流、心脏分流、全身血容量增加(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诱因则可能涉及感染、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过度劳累、环境变化、治疗不当等。
临床表现上,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症状以肺淤血为主,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伴有咳嗽、咳痰、咯血,以及疲劳、乏力等症状。体征可见心率增快、奔马律、第二心音亢进、两肺底湿啰音等。而右心衰竭的症状主要是体循环淤血,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等,体征包括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以及下肢、全身水肿,严重时可能出现胸水和腹水。
在治疗心力衰竭时,首要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如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治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以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心室重构,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常常需要快速缓解肺水肿,可能需要静脉给予强心药物、利尿剂等。此外,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盐、适度运动、保持理想体重等。
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是评估心衰进程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它们在心力衰竭时水平升高。精氨酸加压素(AVP)、内皮素(endothelin)和细胞因子等体液因子的改变也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心脏疾病,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需要全面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以便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