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中的内容主要涉及抗生素生产废水的治理技术,这是一种专门针对教育领域的资料。抗生素生产废水具有高浓度有机物、复杂成分、高色度、生物毒性大和含有抑制物质等特点,因此处理起来具有挑战性。处理这类废水的目标是使各项指标达到规定标准,例如COD(化学需氧量)≤300mg/L,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150mg/L,NH3-N(氨态氮)≤25mg/L,SS(悬浮固体)≤200mg/L。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化处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
1. 物化处理:包括混凝-沉淀、吸附、气浮、焚烧法和反渗透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水的具体特性及实验结果。例如,混凝-沉淀能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吸附可以去除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焚烧法则能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物。
2.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包括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革新的替代工艺。然而,对于COD浓度高于10g/L的废水,常规的好氧工艺需要大量稀释,这增加了清水消耗和运行成本。
3.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流化床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等,其优点在于有机物负荷高、污泥产率低、能耗低、能产生沼气等。但厌氧处理后的出水仍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COD,需要进一步好氧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4. 厌氧-好氧组合工艺:结合了厌氧和好氧的优势,厌氧段可以大幅度削减COD,而好氧段则保证了出水的达标排放。常选用的工艺有生物接触氧化和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5.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水解酸化过程通过转化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后续好氧处理的负荷。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好氧阶段广泛使用,因其具有高效率、低污泥产量和耐冲击负荷的特点。
综合来看,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涉及多步骤和技术,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实现经济高效的处理效果。这种处理技术不仅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也是教育领域中环境科学和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