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证券市场转板机制详解】
台湾证券市场的转板机制是指已经在柜台市场(又称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成长,满足特定条件后,可以申请转移到主板市场上市。这一机制始于1992年,但在1998年后才逐渐形成规模,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随着台湾证券交易所对转板审查准则和作业程序的修订,促进了更多的上柜公司转板。
1. 转板条件:
上柜公司转板至主板,除了需要符合台湾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上市审查准则的基本条件,还需要满足额外要求,例如在柜台市场交易一年以上,期间未发生改变交易形式或停牌事件。对于科技公司、重大建设项目公司或政府鼓励的公共建设事业,可以凭借主管机关出具的意见书或证明文件,豁免部分上市审查条件。
2. 转板流程:
传统上,上柜公司转板采取批处理形式,需在每年6月底前提出申请,经过证券交易所的书面审查并由董事会批准,一般在8月底或9月初正式转至主板。近年来,为提高灵活性,台湾证交所提议允许公司在全年内申请转板,并采取“随到随审”的审查方式。
3. 转板影响:
自2000年以来,转板公司数量大幅超过主板IPO,成为台湾证券交易所新增上市公司的主要来源。然而,大规模的转板活动对柜台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转板的公司通常是柜台市场中规模最大、业绩最稳定的活跃公司,转板后导致柜台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规模增长受限。此外,柜台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自2000年后逐年萎缩,上柜公司的平均股本规模也在下降,反映出柜台市场的整体规模正在缩小。
4. 柜台市场的应对策略:
面对转板现象,柜台市场试图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来留住企业,但效果有限。柜台市场必须寻找新的策略,以吸引和培育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同时完善自身的市场功能,提升对投资者和企业的吸引力。
5. 全球视角:
全球范围内,创业板市场普遍面临挑战,台湾柜台市场也不例外。但转板机制的存在为未能达到主板上市标准的公司提供了过渡平台,使它们有机会在柜台市场筹集资金和提升公众知名度,最终可能实现主板上市。
总结来说,台湾证券市场的转板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和市场结构动态调整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柜台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柜台市场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