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
#### 摘要及背景
本文探讨了在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中的他律性和自主性特点,并讨论了西方艺术观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影响。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和技术被引入中国,为中国艺术史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 中国艺术史中的艺术观念
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可以分为两大类:他律性外向艺术观与自主性内向艺术观。他律性艺术观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实用性,将其视为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于表达社会价值或服务于特定目的。相比之下,自主性艺术观更注重艺术本身的美学价值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强调艺术作为一种内在追求的重要性。
#### 西方艺术观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艺术观的引入,尤其是20世纪初期以来,对中国艺术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学者采用文化进化论、风格学、心理学、历史语境等多种方法对中国艺术进行研究,这些方法不仅丰富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内容,也为理解中国艺术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西方艺术史学家倾向于运用符号学、女权主义、结构主义等现代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艺术品,这些方法有助于揭示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含义。
#### 艺术视角与哲学基础的差异
中西方艺术视角和哲学基础的差异是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西方艺术往往将具体现象理想化,强调形式的永恒性和普遍性;而中国艺术则倾向于表达个体情感和内在精神状态,重视情境的变化和个人体验的独特性。这种差异源于各自不同的哲学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例如,西方哲学强调理性分析和客观真理,而中国哲学则更加注重直觉体验和道家的自然主义。
#### 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
在学科发展方面,西方艺术史研究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相比之下,中国艺术史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在20世纪之前并未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理论的兴起,中国学者开始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与现代学术方法相结合,推动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结论
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不仅丰富了学术界对艺术史的理解,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案例。通过深入探讨中西艺术视角、哲学基础以及研究方法的异同,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脉络,促进中国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认知。
#### 参考文献
- 李倍雷. (2013). _艺术学学科性质与中国艺术史学_.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陈池瑜. (2012). _中国美术史研究受西方艺术史观的影响及其对策———以滕固、李朴园、柯律格、方闻为例_.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徐习文. (2013). _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_.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李零. (2000). _中国方术考(修订本)_. 北京:东方出版社.
- 朱青生. (不详). _艺术史在中———论中国的艺术观念_. 文艺研究.
以上文献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有助于深化对该领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