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描述的是一个针对小班幼儿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名为“小班科学活动 叮叮当”。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并区分不同的声音,同时理解耳朵的重要性和保护耳朵的必要性。
活动开始时,教师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装有不同物品(如石块、沙子、米粒或树叶)的空铁罐,让他们自由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摇晃、滚动等方式尝试制造各种声音,从而初步体验到声音的存在和多样性。接着,教师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发现,讨论如何制造声音以及听到的不同声音类型,例如石块撞击的“哐啷哐啷”声、米粒摩擦的“滴沥滴沥”声和沙子流动的“沙啦沙啦”声。此外,还通过装有树叶的铁罐,让孩子们理解到有些物体不会发出明显的声音。
活动进一步深入,教师让孩子们认识到耳朵是听声音的器官,通过捂住耳朵听装有沙子的铁罐,体验到没有耳朵或听力减弱时,声音变得模糊不清。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谁的耳朵灵”游戏,模拟森林音乐会的情景,孩子们扮演小动物,需要蒙眼并靠听力跟随小铃声前进,以此强调耳朵灵敏度的重要性。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习到大声说话或脚步声过大会干扰听力,理解到保持环境安静和保护耳朵的关系。
整个活动设计巧妙,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际操作,既满足了小班幼儿的活动兴趣,又有效地传递了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认识声音的特性,理解耳朵的功能,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敏感度。同时,活动也渗透了生活教育,教导孩子们要爱护自己的耳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幼儿教育寓教于乐的原则,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