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股东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解决方法:股东可以通过派遣财务总监、给予经营者股票期权、绩效股等方式来协调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以确保经营者的行为符合股东的利益。其中,派遣财务总监能直接监督经营者的决策,股票期权和绩效股则通过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关注公司长期价值。
2. 成本保障倍数计算:成本保障倍数是指销售收入能覆盖成本的倍数,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加回非经营性项目的影响(如利息支出、所得税等)除以总成本。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上年的成本保障倍数。
3. 可持续增长率与股利支付率的关系:如果公司的销售增长率等于可持续增长率,且运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那么股利支付率可以通过净利润、可持续增长率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计算得出。
4. 经营活动现金流分析:经营营运资本是运营流动资产减去运营流动负债,净运营资产是运营资产减去运营负债。根据题目数据,可以分析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判断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偿债能力。
5. 工程投资决策方法:工程投资决策包括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法和盈利指数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例如,内含报酬率可能因计算多个解而带来困扰,投资回收期主要衡量流动性而非盈利能力。
6. 财务杠杆效应与每股收益:财务杠杆系数反映了息税前利润变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根据题目,可以计算出下一年的每股收益。
7.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股票发行价格通常基于市盈率,即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通过已知的净利润、发行股数和预测市盈率,可以计算出股票的发行价格。
8. 成本与费用的理解:成本是已经消耗的资源,而费用则是成本的货币表现。非正常损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成本,但并非所有耗费都能转化为成本,只有与生产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才能工具化为成本。
9. 产品试制成本计算方法:试制新产品时,适合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计算,因为每批产品的数量和生产条件可能不同。
10. 在制品约当产量计算:在制品的约当产量考虑了各工序的完工进度,用于分配生产成本。根据题目数据,可以计算出第一、第二道工序在制品的约当产量。
11.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按照作业类型将成本分配到产品,其中单位级作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按比例增加,批次级作业随生产批次增加而变化,产品级作业与产品数量相关,生产维持级作业相对固定。
12. 销量敏感系数计算:销量敏感系数反映销量变动对税前运营利润的影响。根据题目数据,可以计算出这个系数。
13. 季度材料采购预算:根据预计产量、单位产品材料用量、季度末库存、季度初库存和采购价格,可以计算出第二季度材料的采购金额。
14. 业绩评估的理解:业绩评估不仅涉及财务指标,也包括非财务指标。在创业阶段,非财务指标可能更重要。在完全竞争市场,理想的转移价格不是市场价格。
【多选题知识点】
1. 证券组合风险:证券组合的风险考虑了单个证券的波动性(标准差)、证券间的相关性(协方差),以及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与回报关系。持有相关性低的证券可以分散风险,资本市场线和投资机会集曲线描述了风险与回报的关系。
2. 市盈率模型:市盈率模型用于评估企业股权价值,选择可比企业时要考虑行业、规模、成长性和风险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