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溶液的计算是一大难点,而“一分为二”的模型解题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策略。这个模型主要是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看作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化计算过程。下面将详细解释这种模型的应用以及通过实例进行解析。
"一分为二"模型适用于处理溶液饱和与不饱和状态的问题。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关系如同影剧院座位,一一对应,但并不意味着它们的质量相等。在不饱和溶液中,溶剂可能有多余,这部分多余溶剂可以用来溶解更多的溶质。
1. 对于饱和溶液的计算,例如例1,当蒸发掉一定量的溶剂后析出晶体,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确定溶解度。例如,如果蒸发15g水析出6g晶体,这表明6g溶质和15g溶剂可以形成饱和溶液,从而计算出溶解度。
2. 对于不饱和溶液,如例2,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解度对应的值时,蒸发溶剂后会形成饱和溶液,甚至析出晶体。通过建立模型,找出使溶液达到饱和所需的溶剂蒸发量,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3. 在例3中,连续两次蒸发溶剂析出晶体,通过分析两次析出晶体的质量,可以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如果第二次蒸发的溶剂比第一次少,但析出的晶体更多,这表明初始溶液是不饱和的,而最后的溶液是饱和的。
4. 例4探讨了溶液饱和状态的变化,溶液甲到溶液丙的过程展示了不饱和到饱和的转变。蒸发相同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同,说明溶液乙可能处于饱和或不饱和状态,而溶液丙一定是饱和的。这表明在不同状态下,溶液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存在差异。
在实际解题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然后利用“一分为二”的模型画出对应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分析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关系,进而解决问题。通过练习题1、2、3,我们可以检验对这种方法的理解,例如题1中,通过蒸发水分和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可以判断最少蒸发多少水才能达到饱和;题2中,通过两次蒸发的差异可以推算溶解度;题3中,计算溶解度的表达式,涉及到不同蒸发量下析出溶质的质量变化。
“一分为二”模型解溶液计算题是一种直观且实用的方法,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动态关系,提高解题效率。通过大量练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这种方法,从而应对复杂的溶液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