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天体定义:天体是指宇宙空间中的自然物体,如星星、行星、彗星等。在本题中,北极星属于天体,因为它是在宇宙空间中的自然星体。其他选项,如平流层中的飞机、未发射的人造卫星,都在地球的大气层内,不属于天体;河外星系则是一个包含多个星系的系统,不是单个天体。
2. 区时计算:区时是根据经度划分的时区来确定的时间。伦敦位于零度经线,当地时间为中午12点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位于120°E,即上海附近。
3. 地球自转与黄赤交角: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约为23.5°。这个角度决定了地球上的南北极圈的纬度,即南北纬66°34'。
4. 昼夜变化幅度:纬度越低,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越小。因此,曾母暗沙(接近赤道)的昼夜变化最小。
5. 全球日期变更线:当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0月1日24点时,全球日期皆为10月1日。
6. 地球自转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但不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是地球公转的结果。尼罗河西岸侵蚀更严重是地球自转偏向力导致的,恒星日比太阳日短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线速度在赤道最大,为约1670km/h。
7. 地方时与昼夜:6月22日伦敦日出时,东经90°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伦敦与90°E经度差90°,所以时间差6小时。88个星座在晴朗夜晚可见,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同时看到全部星座。北京7月1日的白昼比6月1日长,因为接近夏至日。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8. 流星现象: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产生的光迹,未烧尽的降落地面称为陨星,流星雨是大量流星同时出现的现象。
9. 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纬度相同的地点,地方时可能不同,因为经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因季节和地理位置而异。
10. 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1日昼夜长短相差最大,因为接近夏至日。
11. 类地行星特征:类地行星通常距太阳较近,表面温度高,有固体表面,平均密度较大,但不一定都有大气和水,也不一定有卫星和光环。
12. 星空再现时间:由于地球自转,今晚9点的星空图在明晚同一地点会在大约4分钟后再现,即晚上8点56分4秒。
13. “从正午到正午”的时间间隔:在海上连续两次“从正午到正午”的时间间隔大于一个太阳日,因为地球自转同时也绕太阳公转。
14. 观测星座:在赤道上,全年都能观测到88个星座,因为赤道横贯整个天球。
15. 地球自转速度比较:北京和广州同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它们的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因为离赤道越近,线速度越大。
16. 地理现象比较:甲乙两城市位于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但由于经度不同,日出日落时刻和降水季节可能不同,线速度甲城小于乙城。
17. 地球自转证据:最先看见对方的桅杆说明地球是圆的;自高处垂直下落的物体坠落地点偏东表明地球自转;钱塘江潮汐周期性涨落与月球引力有关;铁路两侧铁轨磨损程度不同可能因地球自转引起。
18. 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极大值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最近一次极大值出现在2000年左右。
19. 地球对太阳风暴的保护层:地球磁场能降低太阳风暴的影响,防止太阳带电粒子直接冲击地球表面。
20. 日全食时的太阳大气:日全食时,能看到的是太阳的日冕,以及可能存在的日珥和太阳风。
21. 太阳高度及昼夜变化:(1)6月22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代表这一天的是A路线;(2)C路线表示的昼短夜长,可能是12月22日的冬至日。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地理学中的天体概念、地球自转与公转、时间计算、昼夜变化、天文现象等多个方面,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宇宙环境单元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