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内环境与稳态: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不包括细胞内的液体。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2. 神经系统功能:酒精能影响人的大脑皮层,导致语言中枢功能受损,表现为絮絮叨叨、语无伦次。
3. 水盐平衡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4. 糖尿病与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障碍,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5. 激素调节特点: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等特点。
6. 体温调节: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是机体产热的主要来源。
7. 冬季适应: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提高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
8. 免疫系统功能:机体免疫系统对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行清除是通过细胞免疫实现的,即效应T细胞识别并攻击靶细胞。
9. 特异性免疫:注射蛇毒制备抗蛇毒血清属于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蛇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10.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与生长素分布有关。植物向光生长是光对生长素分布影响的结果,同样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
11. 植物激素与生长: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调节剂具有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特点,但不包括特定部位合成。
13. 种群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4.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鼠类。
15. 种群增长曲线:有限环境中,种群增长呈"S"型;无限环境中,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呈"J"型。
16. 生态系统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复杂性等有关,极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低。
17. 食物链与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18. 生物群落:海藻、节肢动物、牡蛎、鱼类等构成的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19. 种间关系: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捕食关系。
20. 演替类型:裸岩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21. 消费者级别: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是二级消费者。
22. 营养级划分: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23. 分解者角色:化能自养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
24. 能量流动分析: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去向不包括粪便量,因为粪便量中的能量未被该营养级同化。
25. 农业生态管理:除草调整了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农作物。
26.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27. 碳循环途径: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循环。
28. 生态信息传递:昆虫释放的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
29. 生态系统稳定性:极冻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低。
30.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柠条等沙漠植物的种植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体现了间接使用价值。
【填空题答案】
31. (1)突触;d;轴突;(2)神经递质;轴突末梢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化学突触,兴奋只能由轴突末梢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32. 使用除草剂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但同时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破坏农田生态平衡,因此,选择合理的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或种植耐荫作物,是更为可持续和环保的选择。此外,合理的农田管理,如轮作制度,也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