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系统开发教程-数据库设计(2).ppt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数据库原理与系统开发教程主要关注的是数据库设计,特别是概念结构设计这一重要环节。概念结构设计是将用户需求从现实世界抽象成信息结构的过程,它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对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设计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能够真实反映现实世界、易于理解和修改,并能适应不同数据模型的模型。 概念结构设计的特点包括: 1. 真实性:模型应准确反映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关系,满足用户的数据处理需求。 2. 易理解性:设计应当简单明了,方便与非技术背景的用户交流,用户的参与是设计成功的关键。 3. 可变性:随着应用环境和需求的变化,模型应易于修改和扩展。 4. 可转换性:模型应能轻松转化为不同的数据模型,如关系、网状或层次模型。 描述概念模型的常用工具是E-R(实体-关系)模型,它通过实体、属性和关系来表示数据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中,有四种常见的策略: 1. 自顶向下:首先构建全局结构的大致框架,然后逐渐细化每个细节。 2. 自底向上:从各个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开始,逐步整合形成全局概念结构。 3. 逐步扩张:从核心概念结构出发,逐步添加更多细节,像滚雪球一样扩展。 4. 混合策略:结合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方法,先用自顶向下建立框架,再用自底向上整合局部结构。 自底向上的设计步骤包括首先抽象数据并设计局部视图,然后集成这些视图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数据抽象是概念结构设计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分类、聚集和概括三种主要抽象方式: 1. 分类:将一组对象归类为同一类型,抽象出它们的共性,如在E-R模型中,实体型代表一类对象。 2. 聚集:定义一个类型的组成部分,抽象出对象内部的结构,例如,E-R模型中实体型的属性集合。 3. 概括:定义类型间的层级关系,表示一种子集联系,抽象出类的继承或泛化关系。 通过这些步骤和抽象方法,数据库设计者能够构建出一个既符合用户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变化的概念模型,为后续的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剩余78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92
- 资源: 3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