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阶段,它主要目的是将用户需求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形成信息结构,也就是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独立于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因此更容易被用户理解和接受。在概念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确保模型能够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同时也要考虑到其易理解性、易更改性和可转换性,以适应不同的数据模型,并随着需求变化进行调整。 【概念结构设计特点】: 1. **真实性与充分性**:概念模型需要准确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满足用户的数据处理需求。 2. **易理解性**:模型要易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士理解,便于与用户沟通,用户的参与是设计成功的关键。 3. **灵活性**:当应用环境或需求变更时,概念模型应能方便地修改和扩展。 4. **通用性**:模型应能轻松转换成关系、网状、层次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模型。 【概念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 1. **自顶向下**:先定义全局框架,然后逐步细化需求,构建全面的概念模型。 2. **自底向上**:从各个局部应用的需求出发,逐步整合形成全局概念模型。 3. **逐步扩张**:从核心需求出发,逐渐扩展到整个系统。 4. **混合策略**:结合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优点,先创建全局框架,再整合各个局部模型。 【数据抽象】是概念结构设计的核心,它包括分类、聚集和概括三种抽象方式: 1. **分类**:定义一类对象,抽象出共同的特性和行为,如实体型。 2. **聚集**:描述对象的组成部分,如E-R模型中的实体属性集合。 3. **概括**:定义类型间的子集关系,具有继承性,如超类与子类的关系。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通过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进行需求分析,选择适当的层次进行局部应用的选择。接着,针对每个局部应用设计E-R图,确定实体、属性、码以及实体间的关系。实体是现实世界中一组具有相似特性的对象,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码用于唯一标识实体,而联系则表示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概念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深入理解用户需求,通过数据抽象构建出既符合现实又易于操作的模型,为后续的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打下坚实基础。在设计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确保模型的质量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剩余55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92
- 资源: 3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