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概念,由数学家Von Neumann提出程序自我复制的设想。随后在50年代,Bell实验室的Core War游戏展示了程序之间的竞争,而John Conway的Living软件则进一步探索了自我复制的程序。真正的计算机病毒在70年代开始发展,但直到80年代,如ElkCloner和Pakistani Brain这样的病毒才开始感染个人计算机,特别是微软的操作系统。 根据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被定义为一组能够自我复制,并且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它们通常被设计成隐匿和难以检测,潜伏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盘的隐蔽位置,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才会激活并引发破坏。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包括: 1. **传染性**:这是病毒最基本的特点,它能通过直接、间接或纵横交错的方式,将自己的代码插入到其他程序或存储介质中,从而扩散。 2. **隐蔽性**:病毒往往藏匿于正常程序之中,使得用户难以察觉。这种隐蔽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传染过程的隐蔽和病毒程序自身的隐藏。 3. **潜伏性**:许多病毒在感染后不会立即发作,而是等待特定条件触发,如时间触发(如CIH病毒在特定日期激活)、计数器触发(如ElkCloner在一定次数后激活),或特定操作触发。 4. **可触发性**:病毒的行为受到某种触发机制的控制,可以是时间、计数器或特定操作。 5. **破坏性**:无论病毒的类型如何,一旦侵入系统,都会对系统、应用程序、数据或硬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可能表现为降低计算机性能、占用系统资源、破坏文件、干扰系统运行,甚至导致硬件损坏。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消除通常依赖于反病毒软件,这些软件通过实时监控、定期扫描和更新病毒库来保护系统免受侵害。用户也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附件、不随便下载未经验证的软件,以及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最新更新,以减少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剩余33页未读,继续阅读
评论星级较低,若资源使用遇到问题可联系上传者,3个工作日内问题未解决可申请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