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接口和服务。本章主要探讨了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包括操作系统虚拟机、操作系统的组织结构以及处理机的特权级等方面。
操作系统虚拟机是操作系统运行的基础。在裸机上配置了操作系统后,就形成了一个操作系统虚拟机。操作系统的核心直接在物理硬件上运行,而用户程序则在由操作系统提供的虚拟环境中执行。这种虚拟机使得用户程序能够与硬件隔离,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操作系统虚拟机的指令系统分为两部分:裸机的指令系统,即硬件直接支持的指令集;以及操作系统虚拟机的指令系统,包括操作命令(如命令接口、作业控制语言、键盘命令、图形化用户界面)和系统功能调用(程序接口)。
接着,介绍了操作系统的结构类型。常见的结构有单体结构、模块化结构、可扩展内核结构和层次结构。单体结构将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内核中,简单但不易维护和扩展。模块化结构将操作系统分解为多个模块,便于维护和组合。可扩展内核结构允许将非核心功能作为模块添加到内核之外,以适应系统需求的变化。层次结构则将操作系统功能按层次组织,有利于模块化和移植性。
以UNIX和Linux为例,讲解了这两种操作系统的结构。UNIX操作系统由核心层(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和实用层(实用程序和存储管理软件工具)组成。Linux系统的核心结构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子系统、硬件控制等,同时具有系统调用界面和程序库,以及对网络管理和设备驱动的支持。
此外,处理机的特权级是操作系统控制硬件访问的重要机制。通常,处理器有多个特权级别,以区分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的权限。管理程序运行在最高特权级,可以访问所有硬件资源,而用户程序则在较低的特权级运行,受到限制,防止误操作导致系统崩溃。
总结来说,操作系统通过虚拟机提供了与硬件交互的抽象层,采用不同结构来组织其内部功能,利用处理机的特权级确保安全。这些基本概念和技术是理解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的关键,对于系统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