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的数据通信》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了单片机如何进行数据通信,特别是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串行通信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通信方式,尤其适用于长距离传输或者设备间的低速通信。 8.1 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在8.1节中,讲解了一个实例,即通过单片机A发送一个流水灯控制程序到单片机B,使得B能控制其P1口的8个LED。这个例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关键知识点包括: 1. 了解串行口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这涉及串行接口的物理连接和数据传输方式。 2. 掌握如何配置相关寄存器,例如设置SM0和SM1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 3. 了解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如方式0至方式3,以及波特率的计算方法,这对于精确控制通信速率至关重要。 4. 学习编写串行通信的程序,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8.1.3 串行口的结构: 51系列单片机的串行口由P3.0(RXD)和P3.1(TXD)组成,是一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内部结构包括串行接口控制电路、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使得单片机能够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8.1.4 串行口相关特殊功能寄存器: 这部分详细介绍了与串行通信相关的几个重要寄存器: 1.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SCON用于设置工作模式,如SM0和SM1,以及控制接收和发送的状态,如REN、TI和RI等。 2. 数据缓冲器SBUF:SBUF是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缓冲区,CPU对SBUF的操作实现了数据的读写。 3. 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其中的SMOD位控制波特率倍增。 4. 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控制串行通信中断的开启和关闭。 在编程实现串行通信时,需要正确设置这些寄存器的值,以确保数据能正确地发送和接收。例如,设置SM0和SM1的值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设置REN为1允许接收,设置TI和RI为0以清除中断标志。 总结来说,单片机的数据通信,尤其是串行通信,是单片机应用中的核心技能之一。通过理解串行口的结构、配置相关寄存器以及编写相应的程序,可以实现单片机之间的有效通信。此外,串行通信还可以与其他设备如PC进行交互,扩大了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抗干扰措施、错误检测与纠正机制等,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剩余28页未读,继续阅读
评论0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