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概述】
细菌性痢疾,又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Shigella)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排便时有紧迫感(里急后重)以及带有粘液和脓血的粪便。病理上,它主要表现为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炎症反应。
【病原学】
志贺菌属于肠杆菌科,是革兰氏阴性的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的细菌,根据其抗原结构分为A、B、C、D四群。在我国,B群(志贺菌)仍然较为常见,D群次之,但部分地区A群的比例正在上升。这些菌株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但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可以通过食物、水、接触污染物或昆虫传播。细菌死亡后释放的内毒素和部分菌株产生的外毒素是致病的关键因素。外毒素具有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及肠毒性,参与了疾病的发病过程。同时,志贺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与染色体基因突变和R质粒的传递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尤其是非急性典型菌痢和慢性隐匿型菌痢的患者。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夏季和秋季,此时气候适宜细菌繁殖,苍蝇活跃,且人们可能因天气炎热而食用较多冷饮和生食,降低了胃肠道的防御功能。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则与抵抗力下降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感染后无牢固免疫力,可能出现重复感染或再感染。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痢疾杆菌在胃中可能被胃酸杀灭,但未被消灭的细菌进入肠道,可能通过菌毛侵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和全身毒血症。A群菌释放的外毒素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肠粘膜损伤和神经系统症状。在严重病例中,可发展为中毒型菌痢,表现为微循环障碍、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慢性菌痢常因急性期治疗不当或抵抗力下降导致。
【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1到3天,急性菌痢可分为典型、非典型和中毒型。急性典型菌痢表现为急性发热、腹痛和粘液脓血便;非典型型症状较轻;中毒型菌痢则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如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通过严格的个人卫生、食品安全措施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来预防和控制。对于患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病情恶化和慢性化。同时,监测和应对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也是防控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