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分析测试技术是一种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过离子化、分离和检测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科学方法。这项技术自1919年由英国科学家Francis William Aston发明以来,已经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质谱仪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
1. **离子源**:离子源负责将样品分子转化为离子。有机化合物分析通常使用电子轰击源或化学电离源,而无机化合物分析则可能采用高频火花源、激光电离源或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2. **质量分析器**:这部分是质谱仪的关键,它根据离子的质量与电荷的比值(m/z,质荷比)将离子分离。常见的质量分析器有四极杆、飞行时间、磁质量分析器等,它们能够将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分离开来。
3. **离子检测器**:检测器捕捉并转换离子流为电信号,进一步放大后在记录器上形成质谱图。
4. **高真空系统**:维持仪器内部的高真空环境,减少空气对离子传输的影响。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样品导入后,在离子源中被电子束轰击,生成不同类型的离子。通过静电场加速和聚焦,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这个阶段,电磁场会根据离子的质荷比对离子进行偏转,使得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按顺序聚焦和分离。随后,离子束通过出射狭缝进入离子检测器,转化成电流信号,形成质谱图。质谱图的横坐标表示离子的质荷比,纵坐标表示离子的相对丰度,即相对于最强峰(基峰)的相对量。
质谱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
1. **有机分子结构测定**:尤其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中,质谱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2. **联用技术**:常与气相色谱(GC-MS)或液相色谱(LC-MS)结合,提高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能力。
3. **多领域应用**:质谱技术在化学、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司法鉴定、材料科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样品准备是质谱分析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样品可能需要预处理,如萃取、顶空进样、酯化或选择适当的离子源(如ESI或APCI源)。
质谱分析测试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分析手段,它不仅能够提供关于物质组成的精确信息,还能深入揭示分子的结构特征,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