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机制,全称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机制旨在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估和分级,以及隐患排查和治理,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它可以是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或压力容器,也可以是物的状态、作业环境的状态或人的行为。危险源被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主要指蕴含能量或能产生、释放能量的实体,如机械设备的能量源;第二类危险源,通常是导致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如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
风险是危险源可能导致的潜在危害,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风险的评估,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判断风险是否可接受。风险管理涵盖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与实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在风险点的划分上,企业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可以按设施、部位、场所、区域进行划分,对于复杂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事故隐患则指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危险源,可能引发事故的概率较大,通常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管理缺陷四方面。
隐患排查治理包括制定隐患分类标准、确定排查方法和风险评价标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隐患采取相应治理措施。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前者相对较小,可立即整改,后者则需要较长时间治理或外部协助。
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危险源失控可能转化为隐患,隐患若未治理会逐渐积累,最终可能导致事故。例如,完好的龙门吊是危险源,但当钢丝绳出现断丝,就形成了隐患,断丝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发生断绳事故。
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过程包括全面系统地识别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并分级,然后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需要考虑人、物、环境和管理四个层面,通过编制清单进行记录和管理。风险评价与分级后,企业应建立风险库,依据逻辑顺序采取技术、管理、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来控制风险。
双控机制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步骤,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