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护是应急处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目的是在专业医疗救援到来之前,尽可能地减缓伤者的生命威胁,其中,创伤止血技术是四大技术之一,对于维持伤者生命至关重要。本篇将深入探讨创伤止血的相关知识。
了解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血液作为生命的载体,主要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部位,并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公斤体重的血液量约为60-80毫升。
创伤导致的出血分为三种类型:皮下出血、内出血和外出血。皮下出血表现为皮下软组织出血,形成血肿或瘀斑;内出血则发生在深部组织和内脏,血液流入组织内或体腔,可能不易察觉;外出血是最直观的,即血液流至体表,能直接观察到。
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导致的循环系统功能障碍,通常根据失血量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失血约占20%,即800毫升,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足湿冷、脉搏加快;中度失血占20%-40%,症状加剧,脉搏加快至100-120次/分钟;重度失血超过40%,可导致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在创伤现场,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保持伤肢抬高,敷料应超过伤口边缘3厘米,放置适当厚度的衬垫,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以达到止血效果。
2.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四肢的动脉出血。找到准确的动脉压迫点,适度用力,以伤口不出血为准,通常压迫10-15分钟,用于短暂的急救止血。
3. 屈肢加垫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出血,且无骨折、软组织损伤。在关节处放置衬垫,屈曲关节,用宽布带捆扎固定。需要注意的是,每50分钟要松开3-5分钟,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防止肢体坏死。
4.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损伤或大量出血的情况,如伤口大、出血量多,前三种方法无效时。止血带应放在上臂上1/3或大腿中上段,使用时要加衬垫,松紧适中,并记录使用时间,每隔50分钟放松3-5分钟,总使用时间不超过5小时,尽快送医。止血带材料可以选择橡皮带或2-3横指宽的布带。
在执行止血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快速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以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2. 对于大血管损伤,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止血技术。
3. 使用屈肢加垫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时,务必记录时间,定期放松,放松时要缓慢,以防血压波动或再出血。
总结来说,创伤救护中的止血技术是一项基础而关键的技能,正确、迅速地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因此,对公众进行创伤救护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对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