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必修三的课程中,循环语句是编程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计算机如何按照特定条件重复执行任务。循环语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这两种都是控制程序流程的关键工具。
1. **WHILE语句**,又称为“前测试型”循环,其基本格式如下:
```伪代码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
在执行过程中,计算机首先检查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则执行循环体内的代码,然后再次检查条件。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条件不再满足为止,此时程序会跳过循环体,继续执行WEND后面的语句。
2. **UNTIL语句**,又称“后测试型”循环,其基本格式如下:
```伪代码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
在这里,计算机先执行循环体内的代码,然后检查条件是否满足。只有当条件满足时,循环才会终止,程序继续执行LOOP UNTIL语句后面的部分。
3. **程序框图与程序语句的转换**:程序框图是逻辑流程的可视化表示,可以方便地转化为相应的编程语句。例如,例1和例2展示了如何根据程序框图写出QBASIC程序,通过变量的初始化、条件判断和循环结构实现特定的计算任务,如累加或累乘。
4. **循环结构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循环常用于处理一系列重复性的计算。例如,练习中的题目要求计算阶乘、函数值序列等,这些都可以通过WHILE或UNTIL循环来实现。比如,计算阶乘的程序如下:
```伪代码
INPUT "请输入n的值:";n
t = 1
i = 1
DO
t = t * i
i = i + 1
LOOP UNTIL i > n
PRINT "这个数的阶乘为:";t
END
```
5. **二分法求解方程**:在解决寻找某个区间内方程根的问题时,二分法是一种常见的算法。通过不断缩小搜索范围,直到达到预设的精度要求。例如,求解方程`x^2 - 2 = 0`的近似根,可以利用DO-LOOP结构结合二分法进行实现。
通过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编程的基本原理,还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同课异构”的方法,即不同的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实例来讲解相同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和应用循环语句,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