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照明】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如何通过人工和自然光源为建筑空间提供合适的光照环境。本节将详细解析照明基础知识、光的实质、光度量、材料的光学特性、光与视觉的关系以及照明质量指标。
一、照明基础知识
照明可分为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自然照明依赖于太阳光线,而人工照明则通过灯具实现。照明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既有利于视觉工作又舒适的环境。照明技术不仅涉及光线的分布,还涵盖光的利用效率和美学效果。
二、光的实质
光被定义为一种电磁波,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780nm至380nm,其中555nm处的光谱光效能最高,称为Km。
三、光度量
1. 光通量(lm):衡量单位时间内引起视觉效果的辐射能量大小。
2. 发光强度(cd):在特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密度。
3. 照度(lx):照射到某一表面的光通量密度。
4. 亮度(nt):发光体在特定方向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四、材料的光学特性
材料的光学特性包括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和吸收系数。材料的光谱光特性使得其对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反射效果。
五、光和视觉
1. 视觉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物体亮度、环境亮度、对比度、曝光时间和眩光等。
2. 眩光分为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对视觉舒适度有显著影响。
3. 阴影、亮度分布和照度均匀度是评价照明质量的重要参数。
4. 显色性(R_a)用于评估光源对物体颜色真实性的再现,R_a值越高,显色性越好。
5. 色温影响光线的氛围感,低色温(<3000K)带来温暖感,中等色温(3000-5000K)显得清爽,高色温(>5300K)则带给人冷冽感。
六、照明质量指标
1. 照度水平: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光线,如CIE标准为0.8,国标为0.7。
2. 照度稳定度:照明应保持相对稳定,避免频繁波动影响视觉效果。
建筑电气照明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光学原理、光度测量、材料性质、视觉心理学以及照明设计原则。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创建高效、舒适且美观的室内照明环境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照明系统的功能性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