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又称包容性金融,是指为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特别是农村地区、城乡贫困群体和微小企业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服务。这种金融模式旨在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获得金融服务,以促进贫困群体的脱贫和社会和谐。建立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解决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支柱,历史悠久,网点广泛,且在小额信贷领域经验丰富。然而,农信社在组织管理、服务宗旨体现、经营困境和优惠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为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明确服务“三农”的宗旨,恢复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并通过服务创新、市场运作、资金筹集、利率定价、信用工程和风险管理等手段进行改革。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税收优惠和较低的运行成本,但数量有限,优惠政策落实不足,结算渠道和风险防控机制待完善。为提升其作用,村镇银行应找准市场定位,重点为农村提供服务,增加小额信贷投放,并加强宣传与金融合作。
小额贷款公司则面临“只贷不存”的资金来源限制、利率上限规定、监管和风险控制挑战,以及股东利益协调问题。多数小额贷款公司并未专注于农村服务,而是转向城镇。为了推动其健康发展,政策建议包括拓宽融资渠道,放松利率限制,完善监管体制,强化风险控制,同时鼓励更多小额贷款公司为农村提供服务。
建立多层次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涉及多个层面,包括优化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监管机制。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也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