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文件,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他们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2001年启动的课程改革,经过多次修订,于201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课程基本性质强调了数学作为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课程基本理念涵盖了五个方面:
1.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数学教育。
2. 课程内容组织兼顾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
3. 教学活动强调互动和共同发展,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者和合作者。
4. 学习评价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5.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影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课程设计思路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和第三学段(7-9年级),并设定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维度,同时区分了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的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
2. 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进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程内容主要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重点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创新意识、模型思想、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在数与代数的内容调整中,例如第一学段增加了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要求,第二学段则加入了与他人交流算法、公倍数和公因数、数量关系等概念,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动态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