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制改革对于橡胶农场来说,是一项旨在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胶工收入并增强农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橡胶作为重要的天然资源,在我国海南和云南两大垦区的生产过程中,割胶制度的改革始终是讨论的重点。传统的割胶方式,如一人管理200株左右的橡胶树,割一天休息一天,这样的做法导致单个胶工的产量较低。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割胶方法的改进变得至关重要。
在八十年代,割胶制度开始逐步改革,胶工的割株数量增至300多株,产量显著提升。到了九十年代,这一数字进一步增加到500多株,许多胶工的产量突破3吨。然而,随着橡胶市场价格的调整,企业经济效益面临下滑,传统的割胶方法,如两天一刀,开始受到质疑。
借鉴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经验,云南农垦决定引入更节省劳动力的割胶方式,如三天一刀、四天一刀或五天一刀。1998年,云南农垦提出在三年内全面推行新的割胶制度,割株数量从500多株增加到750至1000多株,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改革后,胶工人数减少,但橡胶产量并未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实现了稳步增长。例如,1998年至2000年间,尽管遭受特大寒害影响,产量仍然保持增长,平均每年增产约723吨,亩产提高了8%。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改革的另一大成果。胶工每人管理的橡胶树数量显著增加,产胶量也随之大幅上升,个人产值从割改前的2.2万元增加到3.8万元,增长幅度高达172%。同时,胶工的平均收入也从不到5000元增长到7460元,增长近50%,体现了改革对胶工生活水平的积极影响。
割胶技术的稳步提高也是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通过规范割胶操作,杜绝违章行为,干胶含量得以保持稳定,胶树死皮率降低。胶工的技术水平整体提升,伤树率和伤口率分别下降45.8%和61.4%,平均割胶深度适当放浅,降低了对胶树的损害,延长了橡胶树的经济寿命。
割制改革对于橡胶农场的振兴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胶工的收入,还提升了割胶技术水平,保障了橡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科学的割胶制度,农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橡胶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