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在进行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的过程中,规范化操作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包括了从医生申请检验到实验室开始分析之前的所有步骤,涉及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运送以及实验室内的处理。这一阶段的影响因素众多,控制难度大,且国内统计显示,高达60%的检验误差源自分析前阶段。
标本采集和运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溶血、标本凝固和采血量不足。
1. 溶血:溶血会严重影响多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例如导致ALT、AST、TB等指标假性升高,GLU降低,以及钾、镁、氨、叶酸等含量异常。溶血可能是由于静脉穿刺时消毒液未干就开始采血,穿刺不准确导致血肿,采血器具不合格,如负压过大或过小,或是混匀标本时力度过大。
2. 标本凝固:即便使用了抗凝管,如果标本出现肉眼可见或微小的血凝块,可能会影响血浆检测、血液学检查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参数PT和APTT等。长时间紧扎止血带、血流不畅或患者处于高凝状态都可能导致标本凝固。
3. 采血量不足:这可能导致某些需要大量血清的项目无法完成,如性激素、生化、甲状腺激素等,或者在使用抗凝管时抗凝剂比例过高,对结果产生影响,如凝血功能检查和血沉检测。此外,血培养采血量不足还可能导致阳性结果的遗漏。
为避免这些问题,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采血前患者准备充分,静脉穿刺技术准确,采血器具合格,标本及时运送并妥善保存。同时,对特殊人群如新生儿、妊娠期妇女、肾病综合征患者,需特别注意防止血液凝固,确保采血量充足。通过这样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保障临床诊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