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涵盖了多种思维方式和技巧,如包涵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思维导图、转变思考方向、了结需要、心智模式、思维定势、六顶思考帽、创新情境、创新人格、高峰体验等。这些概念都是创新思维训练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包涵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有所不同。包涵性思维注重找出事物的合理部分,从整体出发,而不像批判性思维那样从质疑开始,寻找问题。批判性思维强调基于证据和规律的分析,但也可能走向论辩式思维,即过于专注于争论而忽视了理解和合作。
思维导图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包含核心主题、分支、关键词和联系线,帮助人们以视觉化的方式组织信息,刺激大脑的创造力和记忆力。颜色和图形的使用能够激活右脑,促进非线性、直观和创造性思维。
转变思考方向是创新的关键,包括逆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看问题)、侧向思维(从侧面找寻解决方案)和多向思维(考虑多个方向的可能性)。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势,避免陷入单一的思考模式。例如,头脑风暴法和思维导图都是促进转变思考方向的有效工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易于掌握。
了结需要,或称为封闭性思维,是指人们倾向于迅速得出结论,而不是容忍不确定性。高了结需要可能阻碍创新,因为它限制了开放性和多元观点的接纳。相反,低了结需要的人更愿意探索和接受新的可能性。
创新的障碍主要来自思维定势和心智枷锁,它们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顶思考帽是爱德华·德·波诺提出的一种团队思维方法,通过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角度,但使用时并不固定顺序,而是灵活地切换思考视角。
创新情境通常需要宽松、和谐和鼓励思考的环境,而不是庄重严峻的氛围。平行思维与转变思考方向相似,强调从多角度审视问题,促进团队中不同意见的整合,而非对立。
在创意的萌芽阶段,非线性的发散思维是关键,允许思绪自由流动,而非立即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推理。简化思维则提倡聚焦核心问题,从结果反推过程,类似逆向思维,但不包括从侧面迂回思考。
本课程涵盖了创新的定义、原理、方法和实践,同时涉及批判性思维、平行思维和包涵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情境、创新人格和高峰体验的探讨。批判性思维要求质疑、求证和理性分析,但不应仅仅局限于否定。
创新不一定是从零开始制造全新事物,而是能够通过重组现有元素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产品或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软性思考(如形象思维、联想和直觉)以及强制联想(突破思维定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为一个有创新思维的人需要打破常规,敢于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勇于接纳不确定性,并且不断学习和实践,以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