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
#### 发热的定义与分类
发热是指人体中心温度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口腔温度若超过37.3℃、肛门温度超过37.6℃,或者一天内体温变化幅度超过1.2℃,则被视为发热。发热按照持续时间可分为两大类:
- **急性发热**:热程在两周以内的发热,此类发热往往伴有明显的伴随症状,病因诊断较为容易。
- **不明原因发热(FUO)**:发热持续三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且在经过一周以上的深入检查后仍然无法明确病因。
#### 发热的病理生理
##### 体温调节机制
正常健康个体的体温相对稳定,通常维持在37℃左右。体温的调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产热和散热两个方面。
- **产热**:安静状态下,肝脏和骨骼肌为主要的产热器官;在疾病伴有发热的情况下,骨骼肌成为重要的产热场所。
- **散热**: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进行。其中,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部位。
此外,人体还拥有两种调节体温的系统:行为调节和自身调节。行为调节是指个体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自身调节则是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体温,主要涉及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温度感受器分为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通过调定点(setpoint)机制调节体温。
##### 致热原与发热机制
致热原是引发发热的重要因素,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 **外源性致热原**:包括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等。这类物质通常不能直接穿透血脑屏障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刺激宿主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来引起发热。
- **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主要来源于宿主的大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致热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最终提高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点,导致体温升高。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前列腺素E、cAMP、内啡肽等作为中间介质。
#### 临床诊断步骤
对于发热患者的诊断,应采取系统的方法进行:
- **详细采集病史**:包括发热的时间、模式、伴随症状等。
- **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对皮肤、淋巴结、心脏、肺部等进行全面检查。
-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基本检查,以及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选择特定的检查项目。
-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CT、MRI等,用于排除结构性病变。
- **特殊检查**:如骨髓穿刺、活检等,针对特定情况选用。
#### 热型的意义
热型是指发热过程中体温的变化模式,常见的热型包括:
- **稽留热**:高热持续,1天内温差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等。
- **弛张热**:体温高且波动大,1天内温差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 **间歇热**:体温波动在正常与高热之间,常见于疟疾等。
了解热型有助于提示可能的病因,是诊断过程中的重要线索之一。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对于无法明确病因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检查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