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它涉及到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和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概况、施工部署和核心筒底板块的浇筑安排。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常指的是混凝土结构厚度较大,如文中提到的EF栋、A栋和B栋地下室底板,厚度达到1000mm,且承台厚度不等,有的甚至超过3000mm。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可能导致内部与外部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和应力。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散热、保温保湿以及温度监测措施,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和温降速度。
施工部署方面,各楼地下室底板按设计的后浇带分区分块进行浇筑,先浇筑核心筒底板块,再浇筑裙楼区,最后是仅有地下室区。例如,EF栋底板分为多个区域,按照特定顺序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减少浇筑时间,以降低温升风险。同样,A栋和B栋也遵循类似的分块策略。
在核心筒底板块的混凝土浇筑安排上,E栋、F栋和A栋均配备了8个浇筑小组进行两班倒作业,以保证连续浇筑。每个核心筒底板使用4台混凝土泵车,并备有1台备用泵车,每小时实际输出量为50m³。根据混凝土总量,计算所需浇筑时间和运输罐车数量。例如,E栋核心筒底板需9400m³混凝土,预计耗时47小时,需要18辆运输罐车;F栋和A栋核心筒底板的计算方式类似,分别需要6700m³和6000m³混凝土,对应浇筑时间为39小时和30小时,同样需要18辆运输罐车。
混凝土泵送交通组织方案对于确保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和效率至关重要,通常会考虑到混凝土泵车的工作效率、罐车的装载量、运输时间以及现场交通条件等因素。每个施工现场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图,以优化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流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涉及到工程规划、资源调配、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计算和精心策划,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同时避免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潜在问题。通过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时间,以及优化运输和泵送流程,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