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软件质量:软件质量不仅包含软件产品的质量,如功能、性能、可靠性等,还涉及到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包括过程的规范性、效率和有效性。明确的质量属性通常在合同或标准中规定,而隐含的质量属性虽未明文规定,但在开发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
2.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的一个独立阶段,目的是发现并修复程序中的错误。测试并不只是验证程序的正确性,而是要确保它能满足用户需求。80/20原则不适用于测试,因为即使优秀的开发人员也可能犯错误,测试应始终全面进行。早期发现并修复错误符合测试原则。
3.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基于源代码的测试,但100%的逻辑覆盖并不能保证无错误,因为可能存在逻辑漏洞或其他复杂情况。开发人员通常参与白盒测试,但测试计划的目的是全面测试,而非仅针对源代码。
4.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不考虑源代码,关注程序的行为和输入/输出。它是通过比较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来查找问题,又称数据驱动测试。数据流测试是黑盒测试的一种方法。
5. 走查(审查):走查过程中,程序员会向团队讲解代码,而测试人员的角色不是预先准备测试用例,而是参与审查和讨论可能的问题。
6. H模型:H模型强调测试是一个贯穿整个开发周期的独立流程,包括测试的准备和执行,且测试活动可以并发进行,但不同层次的测试不一定按线性顺序执行。
7. 路径测试:路径测试是最强的覆盖方式,但100%路径覆盖难以实现,且不应重复使用相同数据测试同一路径,可能导致问题遗漏。
8. 同行评审:同行评审包括管理、技术、过程评审,还有文档评审,确保软件质量和团队协作的有效性。
9. 条件/判定覆盖:对于给定程序段,需要设计满足条件/判定覆盖的测试数据,至少需要涵盖所有可能的条件组合。在本例中,选项B提供了所有可能的条件组合。
10. 逻辑覆盖:条件覆盖不保证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包含了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和判定/条件覆盖,路径覆盖并不等同于条件组合覆盖,而判定/条件覆盖包含了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
11. 软件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关注系统在高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并发进程数是衡量性能的重要指标,但高资源利用率不一定意味着性能好,需要从用户角度评估。
12. 基于性能计数器的分析技术:时间序列分析是通过分析系统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以诊断性能问题。
13. 软件性能测试的其他技术,如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和耐久性测试,都是评估系统在特定条件下长期运行的能力和稳定性。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软件质量保证、测试方法、审查过程、软件性能测试和性能分析等多个方面,对于准备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的考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