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地分配和管理有限的内存资源,以满足多个并发运行的进程需求。本实验报告基于北京邮电大学的操作系统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深入理解存储管理的关键概念和技术。
一、实验目的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伙伴算法与虚拟存储区的管理策略,以及最佳置换算法的实现。通过实际编程和模拟,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伙伴算法的实现和虚拟存储区与内存工作区管理算法的比较。伙伴算法是一种用于动态内存分配和回收的策略,而虚拟存储区管理则涉及到页表、页面替换等技术,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基础。
1. 伙伴算法
- 原理:伙伴系统是一种分块内存分配策略,将内存划分为大小为2的幂的块,分配时寻找最接近请求大小的块,并在释放时将相邻的块合并成更大的块。
- 伙伴概念:两个大小相等的块称为伙伴。
- 内存释放:当内存块被释放时,系统会检查其伙伴是否也为空,如果为空,则合并成更大的块。
- 位图法:利用位图记录内存状态,1表示已分配,0表示空闲。
- 伪代码:通过编程语言(如C或Python)实现伙伴算法的逻辑。
- 运行结果:展示内存分配和释放的过程,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2. 虚拟存储区和内存工作区的不同算法
- 虚拟存储区:进程看到的连续地址空间,实际上由物理内存和磁盘上的交换空间共同组成,通过页面映射机制实现。
- 内存工作区:实际在物理内存中运行的程序部分,通常小于虚拟地址空间,因为部分数据和代码可能在磁盘上。
三、编程实现
这部分要求学生编写代码来模拟伙伴算法和最佳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是一种页面替换策略,它假设可以预知未来,总是选择在未来最长时间内不被访问的页面进行替换。
1. 最佳置换算法
- 基本思想:如果知道未来所有页面访问顺序,那么每次应该替换最长时间未使用的页面,以最小化缺页率。
通过这样的实验报告,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理论知识,还能通过编程实践提高问题解决和调试技能,为理解和应用更复杂的操作系统概念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