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学集成》是明朝时期章鮪所著的一部重要的音韵学著作,完成于1460年。该书分为“新编”和“重刊”两个版本,全称为《并音连声韵学集成》。章鮪,字道常,是嘉定(现属于上海市)人,以其在音韵学领域的贡献闻名。《韵学集成》主要以《正韵》为基础,同时融入了《中原音韵》的北方语音特点。书中使用的字形多采用《篇海》和《龙龛手镜》中的异体字,内容上则兼顾了各种声调。
《集成》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声韵调系统的深入探讨。在声类系统方面,它分析了“七音三十六母反切定局”带来的混乱,并讨论了中古声母的合并以及对“仍见元音切”的理解。例如,书中指出“知”组与“照”组的合并,这在当时引发了混淆。此外,还详细研究了韵部系统,包括韵部分类和细分,如开齐合撮四呼的形成,以及对“元从某韵”或“元某某切”的考证。
《集成》与同时期的其他韵书,如《直音篇》、《韵会》和《正韵》,有着密切的传承和影响关系。《集成》在体例、收字和功能上与《直音篇》有比较,展现了各自的特点。对于《韵会》,《集成》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尤其是在音系上的演变。而在与《正韵》的比较中,两书虽然都传承了“旧韵”,但在某些音系特征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属于同一音系。
《集成》对于保存《中原雅音》的贡献不容忽视,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原雅音》的音系。在对《集成》音系的共时比较中,可以看到其包容并蓄的特点,同时包含有吴音和江淮方言的成分。尽管如此,《集成》也存在一些失误和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其在音韵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韵学集成》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仅反映了明朝时期的语音状况,还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音韵学资料。通过对《集成》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语言的演变,以及不同地区语音的融合与差异。这部作品对于深入理解汉语历史音韵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