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副高职称考试试题.pdf
本文档是内科护理学副高职称考试试题的汇编,涵盖了内科护理学的多个方面,包括机体性肠梗阻、护理措施、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补液原则、抗生素使用、术后护理等。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0 岁,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两天急诊入院。体检:体温 38°C, 脉搏 100 次/ 分,呼吸 28 次/ 分,血压 15/10kPa,痛苦面容,低声呻吟,强迫体位。腹部稍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腹肌稍紧张,右侧腹部触及有压痛包块。
2. 该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胀等。根据病历,患者的主要问题是机械性肠梗阻。
3. 处理该患者的主要措施包括物理降温、禁食、立即行术前准备、胃肠减压、留置导尿、清洁灌肠、补液等。
4. 胃肠减压的作用包括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部分消化液和胃肠激素的分泌、改善呼吸功能、减少肠腔内的细菌与毒素及其移位、减轻肠麻痹和腹胀、减轻呕吐等。
5.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该患者属于代谢性酸中毒。
6. 该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为低渗性脱水、低钾、高钠。
7. 补液原则包括补液量等于生理需要量十额外损失量十累积损失量、补钾量应根据尿量、血钾和心电图决定、补液种类首选10%葡萄糖等。
8. 使用氨苄青霉素应注意青霉素过敏试验、加入 10%葡萄糖内慢滴方能维持血药浓度、迟发过敏反应多表现为皮疹、药热等。
9. 术后早期病情观察的要点包括生命体征的变化、腹部有无胀痛、压痛、反跳痛,以及疼痛的性质、部位、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及引流液的质和量、皮肤、粘膜的颜色、皮肤的弹性、体重的增减、伤口情况、肠鸣音恢复情况、进食情况等。
10. 术后初期12 小时内,胃肠减压的引流瓶内空虚的原因可能是胃管插入过深或过浅、负压装置接合不严、胃管头端开口多于6 个、胃管折迭或堵塞、负压瓶容量少于1000ml、肠麻痹致胃肠分泌抑制等。
11. 根据病人目前的状况,应给病人采取半卧位。
本文档涵盖了内科护理学的多个方面,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护理 Pat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