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当代嬗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艺术学概论第十章 艺术的当代嬗变,现代主义艺术以形式主义、个人主义和观念性为主要特征,强调艺术线性发展的规律。后现代主义艺术以文学、美术、建筑等领域的艺术现象和理论为主,采用挪用和解构经典等一系列反现代性的艺术手法,其概念与外延异常复杂,难以概括。
当代艺术基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语境,反对现代主义线性单向叙事,强调艺术创作与历史文脉的关联性,多元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推动艺术与社会产生联系,依靠数字媒体等技术进步拓展艺术创作形态,凸显艺术的媒体属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艺术的审美价值。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多样化,艺术本土化的意义与作用,凡 · 高《自画像》现代主义艺术代表作品,毕加索《格尔尼卡》波普艺术代表作品,安迪 · 沃霍尔《玛丽莲 · 梦露》波普艺术代表作品,罗伯特 · 劳申柏《组字画》,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在黄浦江上的焰火作品《白天焰火》2014年8月8日,多样化与本土化的艺术博弈也带来了需要思考的问题。
多样化时代的各国艺术出现了明显的国际化现象。艺术的本土化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加强。本土化并不完全等同于民族国家文化的简单符号化。
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
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二、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雅和俗的观念流变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艺术大众艺术的特征,具有民间文化趣味的清代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
今天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既有话剧、交响乐、歌剧、舞剧、芭蕾,也有京剧、昆曲、秦腔、黄梅戏、越剧等经典戏曲作品和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曲艺等。大众艺术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优秀的大众艺术一方面应尽力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文化需求,提供有趣味的文化艺术产品;另一方面又要对大众审美趣味有所引导,保持对低俗内容的控制力和批判力。
在缺乏大众文化普及教育和知识便捷传播条件的古代社会,高雅艺术多指小众精英人群才能欣赏的“阳春白雪”的艺术;在现代,高雅艺术指的是经典艺术。其特点是艺术品质高超,主题思想高尚,具有保存和流传的经典性。
- 1
- 2
- 3
- 4
- 5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