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选修课论文
对于我们来说机器人并不陌生,因为有好多关于机器人的电影、动画片、漫画、
小说等知名度很高,使得现在社会中不管是小孩就连不识字的老人都知道有那么一
种神奇的东西,它能在人们无法适应的恶劣的环境下干活,他能做很多人们做不了
的事,甚至有人发出这种言论:机器人将取代人类。那么机器人到底是什么呢?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机器人就是一种长得像人的一种机器,但是其实不然,机器
人并不是一定是人的模样,它是一种智能化的机器,有的很小,有的却是庞然大物,
只有一小部分长得像人,做的像人只是拉近我们与它们的距离,更具有亲切感,使
机器人更具有人性化,就跟人们害怕看到他们同类的骨架却不怕一个活生生的人的
道理是一样的。有关于机器人的定义有很多并且不一其原因是它本身就有一定的模
糊性,如:
⑴在 1967 年日本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就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
定义。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
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等 7 个特征的柔性机器”。从这一定
义出发,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
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等 10 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另一个
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 3 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
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
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
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
⑵1988 年法国的埃斯皮奥将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学是指设计能根据传感器
信息实现预先规划好的作业系统,并以此系统的使用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⑶1987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
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
⑷中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
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 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
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不确
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
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但是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
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
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如移动机器人、
微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中空间机器人、娱乐机器
人等。对不同任务和特殊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机器人与一般自动化装备的重要区别。
这些机器人从外观上已远远脱离了最初仿人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形状,
更加符合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其功能和智能程度也大大增强,从而为机
器人技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于是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
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
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
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
统。”它能为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科幻作家阿西莫夫(Isaac.Asimov)于 1940 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