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数据安全能力构建是当前IT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全球公有云市场的快速发展,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2016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两千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三千八百亿美元,这表明云计算已成为信息系统的主要架构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频繁的数据安全事件,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云服务的宕机,以及用户数据的泄露,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云服务商数据保护能力的信任危机。
云计算的数据安全与传统IT系统的数据安全有所不同。在传统IT系统中,用户即是服务商,数据安全目标与利益一致。但在云计算架构下,用户和服务商分离,数据所有权和保管权分离,这可能导致新的安全挑战。这些问题包括:服务商可能忽视长期存在的未知安全问题、出于自身利益损害用户数据安全,以及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转让用户数据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建立规范云服务用户数据安全保护的能力标准。例如,云服务商应具备数据保密性,确保在同一资源池中的用户数据相互隔离,支持用户加密数据并自定义加密算法和强度。同时,云服务商还需保证数据传输的保密性,采用措施防止用户鉴别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
此外,云服务商还需要确保数据的可用性,保证用户在合同期内能够成功执行数据操作,如上传、修改、删除等,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当检测到数据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采取恢复措施。数据的可用性包括云主机、数据库和存储的可用性,以及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完整性的检测和恢复机制。
云计算数据安全的构建不仅涉及技术层面,也关乎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例如,阿里云和腾讯云等事件引发了对云服务商责任认定的法律争议,推动了社会立法和行业标准的完善。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云服务用户数据安全保护能力指标体系,对于增强用户信心,促进云计算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云计算的数据安全能力构建需要涵盖数据的保密性、可用性等多个方面,同时结合法规和标准,确保云服务商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通过技术创新和法规完善,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安全、可信的云计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