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Frog的Kubernetes容器平台技术实践】
JFrog是一家知名的软件开发公司,以其Artifactory、Xray等产品闻名于世,专注于提供企业级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以及软件包管理解决方案。这篇PPT分享了JFrog内部采用Kubernetes作为容器平台的技术实践和经验教训,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Kubernetes来优化产品交付和研发环境。
JFrog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需要为产品提供新的交付方式,以及快速搭建全功能的测试环境。在传统模式下,无法满足按需使用的需求,无论是开发、测试、技术支持还是其他团队,都缺乏独立的CI/CD流水线和沙箱环境。因此,JFrog决定将内部的应用和服务全面Kubernetes化,以解决这些问题。
实践中,JFrog采取了以下步骤:
1. **起步:熟悉Kubernetes** - 从创建第一个Kubernetes集群开始,尝试公有云服务如AKS、EKS、GKE,私有部署方案如Rancher、miniKube,以及深入学习Kubernetes The Hard Way。同时,从小规模的示例应用开始,逐步理解Kubernetes的核心概念。
2. **应用改造** - 将应用装入Docker仅是第一步,关键是要确保应用能适应Kubernetes的环境。这包括优化日志处理,实现持久化数据管理,合理处理SIGTERM信号以实现受控关闭和易于恢复,以及处理遗留数据的重启策略。
3. **面向Kubernetes的改造** - 应用需要支持高可用性,确保良好的持久性和可用性,能够进行负载均衡并流畅地扩展(Scale-up/Scale-down)。此外,遵循The Twelve-Factor App原则,使应用更加符合云原生的标准。
4. **配置改造** - 设置资源限制是必要的,不仅Pod需要资源限制,应用本身也应有限制。例如,Java应用可以设置-Xms和-Xmx参数,RabbitMQ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设定内存使用限制。
JFrog的Kubernetes之旅带来了显著的成果,包括提供全产品线的Helm Charts交付方式,将云端服务如GoCenter Kubernetes化,并直接对接到Kubernetes环境进行产品CI/CD。现在,他们能每周部署上百个不同产品线和版本组合的测试环境,每个研发人员和分支都能得到独立的测试环境。
JFrog的实践揭示了Kubernetes在解决企业级应用部署和管理问题上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强调了在迁移到Kubernetes过程中,应用改造、资源管理和高可用性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经验对于任何希望采用Kubernetes的企业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