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大数据如何成为理解学习的新一代研究工具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研究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我们现有的工具包是什么。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顾小清提出了三个关键问题:当我们谈论学习研究时,我们试图了解学习的哪些方面?我们有哪些工具来理解学习?大数据是否是这个工具包中的新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
学习研究的核心是了解学习的过程、结果以及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在第一部分,我们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通常通过测试或测量来评估。这包括高风险测试,如国家考试(如中国的高考)、低风险测试,以及国际考试(如PISA、TIMSS、PIRLS、NAP等)。这些测试的结果可以用来衡量学术成就、识别学习问题,并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涉及学习过程的观察和测量,这可能是在现场课堂中进行,或者通过录像、编码等手段。例如,BOSS(行为观察系统)、Classroom AIMS(课堂评估与监控系统)和BROMP(Baker Rodrigo Ocumpaugh监测协议)等工具,帮助我们分析学生的行为、情绪、互动、社会参与度和认知参与度。这些数据同样可以用于发现学习问题、指导教学调整,并积累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知识。
第三部分关注感知因素和其他相关因素,这通常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数据源来收集。自我报告的学习数据有助于识别学习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并理解动机、参与度和学习身份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传统上,我们从一个假设或学习理论出发,通过实验或观察来验证并得出结论。然而,大数据的出现为研究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大数据不仅包含大量、多样的数据,而且具有实时性和可预测性,能够揭示传统方法难以捕捉的模式和趋势。例如,学习分析利用大数据来挖掘学习者的行为模式,预测学习成效,甚至个性化教学策略。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通过对学习者在线活动的追踪,可以了解他们在学习平台上的活动模式,找出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此外,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产生的数据也为理解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社交网络和学习环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大数据作为新一代的研究工具,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理解和改进学习的能力。它不仅能提供更深入的洞察,还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实时响应学习者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教育。然而,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数据隐私保护、数据质量和分析的复杂性。因此,我们需要在利用大数据的同时,兼顾伦理和法规要求,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