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网络安全成熟度与风险管理】
本报告探讨了金融机构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成熟度和风险管理策略,重点关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变革来应对网络安全挑战。调研由金融服务信息共享和分析中心(FS-ISAC)与德勤网络风险服务合作完成,针对FS-ISAC的97家成员单位进行了深入研究。FS-ISAC是一个国际性的行业联盟,旨在降低全球金融体系的网络风险。
报告基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四级网络安全框架,该框架分为初始级、可知晓级、可重复级和自适应级,以评估机构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自适应级是最高级别,表明企业能够根据网络安全活动的反馈和预测指标,动态调整其安全措施,且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积极参与,网络安全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安全投入并不直接等同于成熟度,高额的开支不一定能转化为更高级别的安全水平。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在网络安全上的支出差异显著,小型企业需要增加投入以追赶大型企业。大型企业通常有更复杂的架构,对网络安全的投入更多地集中在身份和访问管理,而中小企业则倾向于在终端和基础网络安全上投资。
在金融行业中,不同细分领域的网络安全支出也有所不同。例如,银行业在网络安全上的投资比例高于行业平均,约为IT预算的11%,而保险和非银行金融服务公司的投入较低,约为10%。金融设施机构(如清算和结算公司)的网络安全预算最高,达到IT预算的15%和总收入的0.75%。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网络安全支出则占其IT总预算的11%和收入的0.60%。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网络安全与业务战略的协同性,以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参与对于提升网络安全成熟度的重要性。为了有效保护数字资产,金融机构需要采取全面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策略,这包括但不限于合理分配资源,确保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以及持续改进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
金融机构网络安全的成熟度和风险管理是一个多层面、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组织结构、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以及技术实施等多个维度。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的防护,还要强化企业内部的协调和沟通,以及对新兴威胁的快速响应能力。通过借鉴NIST的网络安全框架和其他行业最佳实践,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成熟度,降低风险,保障业务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