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题目中的第一题提到金银作为货币,其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此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2. 国家发行货币的权力:第二题中,中国、丹麦和委内瑞拉的方案均体现了国家有权发行或替换货币,但这并不一定能稳定物价或控制通货膨胀,反而可能影响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以及交易的便捷性。
3. 货币需求量计算:第三题涉及到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货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总额的关系。根据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如果商品价格总额从20万亿元增加到30万亿元,且速度不变,理论上需要的货币量从4万亿元增加到6万亿元。
4. 价格与需求关系:第四题中,VIP区单价高于普通区,体现了供给有限、需求旺盛导致的价格差异。套票价格低于单场平均价,有利于刺激消费,提高总收入。而不同位置的球票作为替代品,降低普通区价格可能会减少VIP区销售。
5. 货币职能辨析:第五题中,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即表示商品的价格。
6. 价格与供求关系:第六题指出,雨天雨伞价格上涨,反映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而非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决定。
7. 未来收入预期与消费水平:第七题中,稳定工作意味着未来的收入预期较稳定,影响消费水平,而工作不稳定可能使人更倾向于储蓄。
8. 恩格尔系数计算:第八题的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通过图形可计算出为33.4%。
9. 需求弹性与价格变动:第九题展示了需求弹性与价格变动的关系,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大,反之则小。
10. 外汇与汇率:第十题讨论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影响。升值意味着相同数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美元,因此在升值后进口更合算。
11. 适度消费观念:第十一题提倡的消费观念是适度消费,即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考虑家庭经济状况,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12. 消费品与科技应用:第十二题的智能背包通过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理性消费,体现了科技在消费领域的应用。
13. 需求与供给:第十三题中,梨的需求增加可能是由于苹果价格上涨,使得梨成为替代品,导致梨的需求增加。
14. 贷款消费与服务消费:第十四题描述了小赵家庭的消费方式,包括贷款购房、现金购车、旅游消费及雇佣小时工,反映了现代消费模式的多样化,涉及了信贷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概念。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货币理论、经济政策、消费行为、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展现了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核心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