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考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本复习资料旨在帮助考生在考前高效复习,理解并巩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我们要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它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和高级数据库阶段。在数据库阶段,数据管理具有显著特征,如使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数据结构,提供数据独立性,设有用户友好的接口,以及提供数据控制功能,包括恢复、并发控制、完整性和安全性。数据库(DB)是存储在计算机中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则是用于管理DB的软件,为用户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数据库系统(DBS)则是一个包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整体,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在数据描述方面,设计过程通常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阶段。概念设计中的实体、属性和实体标识符(关键码)等概念,对应到逻辑设计中的记录、字段(数据项)、文件和关键码。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这三种类型,每种联系都有特定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数据抽象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它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外部模型和内部模型四个级别。概念模型如实体联系(ER)模型,用于表达用户需求;逻辑模型体现计算机实现;外部模型关注用户使用;内部模型则描绘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数据库设计通常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阶段。
常见的概念模型是ER模型,通过ER图来直观表示实体及其关系。逻辑模型则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其中关系模型由若干关系模式组成,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模型,以表格形式表示数据,简单易用。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重点掌握数据管理的不同阶段、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件和它们的功能、数据描述的三个阶段及其术语、数据抽象的级别和不同模型的用途,以及各种实体联系类型。此外,了解早期的数据库系统如IBM的IMS和CODASYL的DBTG报告中的数据模型也是有益的。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基本概念,考生将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据库系统,从而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同时,考生可以利用如《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样的资料,结合在线资源和专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考前串讲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