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在Linux系统下的卸载是一项系统操作,需要按照特定的步骤来确保卸载彻底无误,且不会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下面详细讲述Oracle 11G在Linux环境下卸载操作中的关键知识点:
1. 关闭数据库实例
在开始卸载前,首先需要确保数据库实例已经安全关闭。这一步骤是通过Oracle提供的SQL*Plus工具来完成。具体命令如下:
- 启动SQL*Plus,并以SYSDBA身份登录。
- 执行shutdown命令,强制或立即关闭数据库实例。
- 完成后,退出SQL*Plus。
需要注意的是,shutdown命令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来定义关闭数据库的方式,例如使用immediate参数,可以立即停止数据库的运行,而不会等待当前活动事务完成。
2. 停止Oracle监听服务
数据库关闭后,需要停止Oracle的监听服务,该服务用于接收连接请求,并将这些请求转发到相应的数据库实例。停止监听服务的命令如下:
- 使用lsnrctl命令配合stop参数,可停止监听服务。
3. 停止HTTP服务(如果使用)
如果Oracle配置有HTTP服务,还需要将其停止:
- 使用service命令配合httpd stop参数。
4. 删除Oracle安装目录
删除Oracle的安装目录是卸载的重要一步,涉及删除程序目录、配置文件及用户环境变量等。具体步骤包括:
- 使用rm -rf命令删除/u01/app/oracle目录,这是Oracle软件的主要安装位置。
- 删除/u01/app/oraInventory,该目录是Oracle Inventory的存放位置。
- 删除/usr/local/bin中的dbhome、oraenv和coraenv文件,这些文件包含了Oracle环境配置信息。
这一步操作需要谨慎,因为一旦删除,相关数据和配置将不可恢复。
5. 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
卸载过程中某些文件的删除需要root权限。如果用户没有切换到root权限,需要进行切换,或者可以在卸载后重新安装时保留oracle用户,以避免重新配置环境变量。
6. 删除/usr/bin下的文件
在root权限下,需要删除/usr/bin目录下的与Oracle相关的可执行文件。
7. 删除/etc目录下的配置文件
Oracle数据库的一些配置信息存储在/etc目录下,需要删除的文件包括:
- /etc/oratab:包含了数据库别名及其路径的映射信息。
- /etc/oraInst.loc:安装位置和Oracle Inventory的配置文件。
这两个文件的删除可以避免下次安装Oracle时出现配置冲突。
8. 删除用户和用户组
删除Oracle数据库安装时创建的用户和用户组,防止这些用户组在系统中残留。命令如下:
- 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oracle用户。
- 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oinstall和dba用户组。
需要注意的是,删除用户和用户组后,这些用户的环境配置及权限设置也随之丢失。
9. 删除启动服务配置
卸载的最后一步是删除Oracle数据库相关的启动服务配置,确保不会有服务在下次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命令如下:
- 使用chkconfig命令删除dbora服务。
至此,Oracle数据库的卸载操作基本完成。
在进行上述操作之前,建议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备份,以防在卸载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另外,由于Linux系统中对文件和目录的操作具有不可逆性,建议在执行删除命令前,仔细检查文件路径和名称,避免误删除非Oracle相关文件。如果用户计划将来可能重新安装Oracle,可以考虑保留某些配置,如用户和环境变量设置,以简化重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