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内存管理解析 Linux 内核内存管理是指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内存的过程,包括内存的分配、释放和保护。Linux 内核内存管理机制是 Linux 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管理系统中的内存资源,确保进程之间的内存隔离,防止进程之间的内存冲突。 在 Linux 内核中,内存管理机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进程虚拟地址空间:每个进程都有其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内核负责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2. 内存分配:内核提供了多种内存分配机制,包括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3. 内存保护:内核负责保护进程之间的内存,防止进程之间的内存冲突。 在 Linux 内核中,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代码段、数据段、BSS 段、堆和栈。 1. 代码段:代码段是用来存放可执行文件的操作指令,也就是说是它是可执行程序在内存中的镜像。代码段需要防止在运行时被非法修改,所以只准许读取操作,而不允许写入(修改)操作——它是不可写的。 2. 数据段:数据段用来存放可执行文件中已初始化全局变量,换句话说就是存放程序静态分配的变量和全局变量。 3. BSS 段:BSS 段包含了程序中未初始化全局变量,在内存中 bss 段全部置零。 4. 堆:堆是用于存放进程运行中被动态分配的内存段,它大小并不固定,可动态扩张或缩减。当进程调用 malloc 等函数分配内存时,新分配的内存就被动态添加到堆上(堆被扩张);当利用 free 等函数释放内存时,被释放的内存从堆中被剔除(堆被缩减)。 5. 栈:栈是用户存放程序临时创建的局部变量,也就是说我们函数括弧“{}”中定义的变量(但不包括 static 声明的变量,static 意味这在数据 段中存放变量)。除此以外在函数被调用时,其参数也会被压入发起调用的进程栈中,并且待到调用结束后,函数的返回值也回被存放回栈中。由于栈的先进先出特点,所以栈特别方便用来保存/恢复调用现场。 在 Linux 内核中,内存分配机制主要有两种: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静态分配是在编译程序时根据源程序来分配内存的,动态分配是在程序运行时调用运行时库函数来分配内存的。静态分配由于是在程序运行之前,所以速度快,效率高,但是局限性大。动态分配在程序运行时执行,所以速度慢,但灵活性高。 术语"BSS"已经有些年头了,它是 block started by symbol 的缩写。因为未初始化的变量没有对应的值,所以并不需要存储在可执行对象中。但是因为 C 标准强制规定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要被赋予特殊的默认值 (基本上是 0 值),所以内核要从可执行代码装入变量(未赋值的)到内存中,然后将零页映射到该片内存上,于是这些未初始化变量就被赋予了 0 值。这样做避免 了在目标文件中进行显式地初始化,减少空间浪费。 在 Linux 内核中,进程之间的内存隔离是通过页表来实现的。每个进程都有其自己的页表,用于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内核负责维护页表,确保进程之间的内存隔离。 Linux 内核内存管理机制是 Linux 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管理系统中的内存资源,确保进程之间的内存隔离,防止进程之间的内存冲突。
- 粉丝: 770
- 资源: 4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