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是由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的戴先中教授编写的,旨在探讨自动化领域的演变、其在信息科技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该书深入剖析了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内容、地位和体系,对自动化学科的定义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见解。
自动化作为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指南车、算盘和烽火台等,这些早期的技术形态分别代表了自动化、计算机和通信的雏形。随着维纳的控制论、图灵的图灵机理论以及申农的通信理论的提出,自动化、计算机和通信这三大领域在20世纪30-40年代同时起步,并迅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
半个世纪以来,这三者共同进步,尤其是在计算速度和通信速度的飞速提升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同样显著,但其影响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从电子管反馈放大器到今天的互联网,自动化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引领着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自动化的边界变得模糊,学科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戴先中教授强调,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自动化、计算机和通信相互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例如,互联网不仅是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也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体现。因此,明确自动化在信息科技中的定位,理解其与其他学科的共性和特性,对于学科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戴先中的著作《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学科内容、地位与体系》对此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解答。他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历史分析和学术讨论,为自动化学科的定义、地位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这本书不仅对关注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也为学科改革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自动化学科的实践性是其鲜明特征之一。其发展始终与社会的重大需求紧密相连,从工业革命到现代的信息化建设,自动化技术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家安全需求,深入理解自动化的实践性质有助于把握学科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
《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是戴先中教授对自动化领域的一次深度探索,它揭示了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历史轨迹、现状和未来趋势,对于理解和推动自动化学科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