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与背景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源自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书籍如《寂静的春天》的出版,人们对环境破坏的关注逐渐提升。2004年,日本政府首次在《环境保护白皮书》中明确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反映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战略重视,它被纳入到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位置。
2. 环境保护的理论演进
中国的环境保护思想经历了四个阶段:将环保与经济发展结合,探索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后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强调这一目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 环境治理的局限性与全面性
传统的“末端治理”策略虽然能暂时解决污染问题,但成本高昂且无法根治。而“源头和过程控制”则忽视了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旨在全面解决这些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问题,也涉及文化观念。
4.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 自然规律与生态规律:人类活动需遵循自然和生态的规律,如互生、共生、再生和协同进化的规律。
- 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包括自然环境容量和通过技术手段扩大的容量。
- 主体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各有其评价标准,以确保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5. 绿色科技的重要性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绿色科技的支持,这包括但不限于能源效率提升、清洁生产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环保材料和废物处理技术等,这些科技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中国乃至全球面对环境挑战时提出的长远战略,它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并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涵盖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