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货车设备管理信息化研究
#### 一、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目标
**1.1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设备管理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手段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有助于优化管理流程,实现动态化管理控制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具体而言:
- **规范管理工作**:通过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提升工作效率。
- **决策支持**:信息技术能够对基础数据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为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 **跨部门协作**: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备管理,能够确保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升业务部门间的工作效率,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协作。
**1.2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以设备全生命周期为研究对象,实现设备寿命周期内费用最经济、效能发挥最高。具体目标包括:
- 制定科学实际的设备维修计划,构建稳固的设备防护体系。
- 应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设备维修策略,整合相关资源,降低企业的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可利用价值,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 二、铁路车辆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2.1 现有EMIS系统的使用情况**
EMIS系统是铁路货车现行的主要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 **设备前期资料管理**:包括设备立项采购、招投标、技术协议签订,以及安装、验收、移交过程管理等。
2. **设备台账管理**:实现设备台账的录入、修改和维护;保存设备文档附件、相关资料和技术参数。提供多种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并支持导出到Excel。
3. **设备维修记录功能**:包括设备计划性维修、故障维修和事故维修记录。这些记录包含故障概况、原因分析和维修措施等内容。
4. **设备检修管理**:对检修单的管理,汇总分析检修数据,如故障情况、检修工时、停机时间和维修费用等信息。
5. **维修档案管理**:记录设备维修状况,包括历史维修记录、配件更换情况等,便于追踪设备质量和服务情况。
6. **其他功能**:设备保修期管理、备件寿命管理、配件管理等。
**2.2 EMIS系统的不足之处**
尽管EMIS系统在设备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 **事后维修模式**:当前采用的是二级保养和定修结合的事后维修模式,缺乏对基础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无法准确评估设备状态和检修效果,导致过修或欠修的情况发生。
2. **系统功能利用率不高**:虽然各车辆段都已实现EMIS系统的应用,但实际使用效果差异较大。部分单位仅限于检修计划下达和台账管理等功能,造成系统资源浪费。
3. **信息孤岛问题**:设备故障统计和材料配件管理等往往与其他系统分开,导致信息无法共享,增加了使用和管理难度。
4. **基层班组信息化建设不足**:由于认识不足、技术难度大等原因,EMIS系统在某些环节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 三、我段在信息化管理的一些探索
**3.1 当前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设备管理的挑战,当前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1. **设备复杂性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设备控制中的广泛应用,设备故障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例如,自动化控制下的探伤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诊断和修复时间较长。
2. **设备超负荷使用**:主要生产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零件磨损加速,难以精确掌握其使用寿命,给配件储备带来困难。
3. **设备使用者不固定**:由于设备操作者不固定,难以充分了解设备的技术状态,影响设备性能和维护效率。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进一步推动铁路货车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未来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应对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