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这篇文档描述的是一个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过程,涉及的主题是民众幸福感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特别是以安徽省为例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下是相关的知识点:
1. **民众幸福感研究**:民众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受到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下,幸福感被视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2. **和谐文化与社会建设**:和谐文化被视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它涵盖了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涵。在安徽的案例中,和谐文化与民众幸福感之间的互动关系被视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3. **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采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基本理论,通过分析幸福感与和谐文化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提升民众幸福感的具体策略。
4. **研究方法**:研究采用了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对幸福感和和谐文化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对安徽省的数据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
5. **研究框架**:论文分为三部分,分别探讨幸福感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安徽民众幸福感与文化和谐、以及提升民众幸福感的策略,如思想引导、释放创新活力和关注民生。
6. **答辩过程**:答辩过程中,委员们就研究的理论依据、论文格式、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内容以及经济发展与幸福感的关系提出了问题,研究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应,并承诺对论文进行相应修订。
7. **答辩委员的问题**:
- 魏荣副教授关注了心理学理论基础和文章格式规范。
- 邱国侠副教授指出了二级标题和参考资料格式的不规范。
- 李永山副教授询问了安徽和谐文化建设如何通过五个幸福感因素发挥作用。
- 刘瑞平教授建议澄清幸福感和和谐文化内涵的表述。
- 赵定涛教授询问了调查问卷内容、经济发展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影响民众幸福感的因素还原。
8. **答辩反馈与改进**:研究生对答辩委员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并表示将根据反馈进行论文的修订,以提高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这篇论文和答辩过程反映了学术研究中的严谨态度和批判性思考,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对于后续进行类似研究的学生和学者,这些知识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