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提及的是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的第二次月考试题,这是一份中学试卷,旨在检验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部分内容】展示了试卷的部分题目,涵盖了汉字拼音、词义解释、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以及文学常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1. 试题中涉及到的汉字拼音和词义,如“遗施”、“拊掌”、“鲑珍”、“便言”等,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和词义,这是学习古汉语的基础。
2. 词义解释题检查学生对古文词汇的理解,例如“墟里烟”、“暖暖远人村”、“枉用相存”等,这些都需要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翻译。
3.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的特殊现象,如“悟言一室之内”的“悟”通“晤”,需要学生了解并识别。
4.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如“舞幽壑之潜蛟”中的“舞”使动用法,表示“使……起舞”。
5. “为”字的用法多种多样,如被动、做动词、介词等,题中比较了不同情境下的“为”字意义。
6. 古今异义词的辨析,如“自由”在古文中并不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自由”,而是指“自作主张”。
7. 偏义复词是指在一个词中有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字,但实际应用中只取其中一个字的意思,如“作息”在古代只取“作”(工作)的意思。
8. 句式的比较,涉及了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等文言句式。
9. 文言文翻译题要求准确理解原文并用现代汉语表达,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生死不能等量齐观的观点。
10. 文学常识的测试,如《诗经》、《离骚》、《古诗十九首》等作品的性质和特点。
【部分内容】中的文言文节选自屈原的《离骚》,涉及到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以及对时政的批判,这些都是《离骚》的重要主题。
这份试题全面考察了高一学生对于古代汉语、诗词文赋、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背景的掌握情况,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