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 背景: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教训,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兴起,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调节经济。
- 措施:包括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政策调控经济。
- 评价:积极方面,这种干预避免了私人资本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但消极方面,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逐渐暴露。
2. “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 “人民资本主义”:随着生产力提升和企业规模扩大,股票逐渐分散,普通民众也能持有股票,缓和社会矛盾并吸收资金,但决策权仍集中于少数股东手中。
- “经营者革命”:由于科技发展和生产复杂化,专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取代企业所有者经营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形成“新中间阶层”。
3. 福利国家的出现:
- 条件:基于战后生产力的提高,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
- 资金来源:个人、企业及国家补贴共同构成。
- 特点:法制保障,种类多样,覆盖广泛,尤其对低收入者有益。
- 实质:福利制度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体现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
- 影响:积极方面,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缓解社会矛盾,刺激消费;消极方面,可能导致财政赤字,降低工作积极性。
4.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
- 黄金时代: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高速成长,经济波动较小。
- “滞胀”时期:1973年后,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国家开始减少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福利开支,凯恩斯主义影响力减弱。
5. 易错点与概念澄清:
-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经济计划是指导性,而计划经济是指令性的。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而不是指国有企业占据主导。
- 经济“滞胀”: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 福利国家: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确保社会服务,但也有其局限性。
6. 总结:
-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凯恩斯主义,通过国家干预实现经济稳定,但也逐步面临经济结构的变革,如“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以及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与挑战。这些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适应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