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分析 #### 一、农业现代化——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 (一)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1、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一种依赖于世代相传的经验和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观点,在他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他定义传统农业为一种完全基于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农业。在这样的农业体系中,农民依靠体力、畜力、水力或风力,使用简单的铁或木制农具进行耕作。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的农产品主要用于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 **2、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装备进行生产,并采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及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农业。在现代农业中,生产率和社会化程度较高。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例如,在20世纪50-60年代,现代农业的技术标志主要是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和电气化;而到了9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成为了新的标志。此外,现代农业还包括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的变革或创新,还包括制度的变革或创新。各国的农业现代化经历各不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都经历了从依靠直观经验和手工工具的传统农业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与装备的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同时也从仅能维持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农业转变为运用现代组织形式、管理方法及经营理念的商品与市场农业。 ##### (二)不同经济体制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演进历程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现代化** 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农业现代化,通过行政力量推动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例如,推广良种、施肥技术、农田水利建设、灌溉技术、丰产栽培技术、改良农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同时,还进行了土地改革、合作化等制度变革。这一时期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是为了追求农产品产量的最大化,以及通过农产品价格机制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始资本积累。 在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政府,而非农民自身。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实施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技术变革,如推广新技术、实施土地改革、推行合作化等。这些变革的目标是提高农产品产量,降低国家收购农产品的成本,并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发展。然而,这种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农民创造的部分剩余价值被国家占用,降低了农民用于农业现代化的资金积累;单一的组织形式和高度集中的经营方式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涉及技术与制度双重变革的过程。在我国的历史背景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化导向的变化。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也为后续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粉丝: 9
- 资源: 28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