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消防规程知识点解析
#### 一、适用范围与责任主体
- **适用范围**:《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适用于除核电站外的所有电力生产企业。这包括了电力工业的工程设计、安装施工等各个环节均需遵守此规程的规定与要求(第1条)。
- **电力用户参考执行**:各工厂企业中的电力用户可参照本规程执行,以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第3条)。
#### 二、规程执行与监督管理
- **实施细则制定**:各电力生产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由厂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第4条)。
- **培训与教育**:所有从事电力工业工作的人员,包括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和生产等各个级别的员工,都应当熟悉《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相关内容(第5条)。
- **违规处罚**: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第6条)。
- **第一防火责任人**:电力生产企业的厂长作为第一防火责任人,承担消防安全的主要责任(第7条)。
- **消防监督与管理**:保卫(消防)部门负责消防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并对本企业各部门的消防工作提供业务指导(第8条)。
- **事故调查与处理**:对于发生在电力生产设备上的火灾事故,保卫(消防)部门和安监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统计和上报(第9条)。
#### 三、组织架构与管理措施
- **防火委员会**:各电力生产企业应成立防火委员会,下属各部门设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各班组设置义务消防员(第10条)。
- **消防系统维护**:现场消防系统或消防设施应按区域划分,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管理,确保其完好可用(第11条)。
- **消防演练**:义务消防队应定期开展消防活动,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消防演习每年不少于一次(第12条)。
- **防火重点部位管理**:定义防火重点部位为火灾危险性大、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部位和场所,并明确责任人(第13条)。这些部位应建立岗位防火责任制、消防管理制度和落实消防措施,并制定本部门或场所的灭火方案(第14条)。
#### 四、防火措施与动火管理
- **防火标识**:在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悬挂标识牌,明确标明名称及防火责任人(第15条)。
- **防火检查制度**:应规定检查形式、内容、项目、周期和检查人,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对发现的火险隐患立案并限期整改(第16-18条)。
- **防火等级划分**:单位应根据火灾的严重程度自行划分防火等级,通常分为二级(第19条)。
- **动火区分类**:二级动火区是指一级动火区以外的所有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第20条)。
- **动火工作票管理**:一级动火工作票需经过厂安监部门负责人、保卫(消防)部门负责人审核,厂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第21条)。动火工作票签发人需通过考试合格,经厂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第22条)。
- **动火执行人资质**:动火执行人需具备相关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第23条)。
- **动火现场监督**:二级动火时,动火部门需指定人员并与消防队员或义务消防员一起在现场监督(第24条)。
- **动火安全检查**:一、二级动火在首次动火时,需检查防火安全措施,并在监护下进行明火试验(第25条)。
- **动火延期规定**:动火工作需延期时必须重新履行相关手续(第29条)。
- **动火工作票权限**:动火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第30条)。
- **交通与疏散路径**:重要场所的道路需建设成环形,并设有与主要建筑物和消防队相连通的通道(第31-32条)。
- **消防设施保护**:如需移动、拆除或损坏现场消防设施,需事先通知保卫(消防)部门,并在完成后及时恢复(第33条)。
#### 五、特殊区域管理
- **禁止吸烟与使用电炉**:防火重点部位禁止吸烟,并有明显标志;生产现场不得流动吸烟,使用电炉需经主管部门批准(第35-36条)。
- **油管道与保温层**:油管道连接应牢固,避免使用塑料垫和橡胶垫;高温附近油管道法兰盘或接头处应安装金属罩;油管道附近的热管道应包铁皮(第37-40条)。
- **废弃物处理**:各种废油应倒入指定容器内,严禁随意倾倒;生产现场使用的擦拭材料需放置于废棉纱箱内定期清除(第44-46条)。
- **火灾报警与应对措施**:火灾报警时需报告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和数量等信息;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采取紧急隔离措施(第46-48条)。
以上内容涵盖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关键知识点,旨在确保电力生产企业及其相关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并执行相关的消防安全规定,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风险。